溫老師備課party

03從深度閱讀到創意寫作--三下康軒第十三課「巨人的花園」溫美玉老師分享

03從深度閱讀到創意寫作--三下康軒第十三課「巨人的花園」溫美玉老師分享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.php?fbid=661652160597159&set=gm.495953357202243&type=1

關於故事背後的「道理」(主旨)怎麼教? 故事的道理常常都不是簡單的概念,教學前認真思考,好好架設教學討論平台,才能引出有層次的「道理」。 例如:分享。分享的定義到底是有條件?還是無條件? 靜下心,好好讀讀溫老師寫的這一篇案例,這麼一來,你會更清楚,寓言故事該怎麼教。加油! 從深度閱讀到創意寫作 --三下康軒第十三課「巨人的花園」

一、 課文賞析與教學思考

用故事來說道理永遠是王道亦是正道,因為,沒有人不想聽故事,但,重點是故事聽完,孩子能順利步入「道理」的世界嗎?強調「道理」的故事教學,到底該注意什麼事項呢?

教師手冊已有不少關於「巨人的花園」內容理解的問題,只要按著問題跟學生討論,很快就能讀懂這個故事。但是,「巨人的花園」不是強調「情節」的童話故事,其重點乃是背後主旨—分享,也就是說,這篇文章應該放在作者王爾德談「分享」的哲學觀。

「分享」到底有沒有條件?你曾經好好思考過嗎?

問問各個年齡層的人,對「分享」的定義是什麼?會有什麼不同嗎?為什麼?

你是否曾經因為一時大方「分享」,而後卻懊悔不已?學生是否也常因此鬧得不愉快?

如果,以上問題您都遇過,那麼這篇故事教學前,老師一定得好好深思並設計討論的問題。

二、深度閱讀教學

讀完故事,想讓學生能掌握「巨人的花園」真正的內涵,絕對要問以下幾個問題,以便釐清王爾德的「分享」思維:

1.巨人從「獨享」變成「分享」的原因是什麼?

2.如果,孩子們沒有讓花園花開、草綠,巨人還會歡迎孩子進他的花園嗎?為什麼?

3.你覺得巨人的「分享」是有無條件還是有條件?從哪裡讀出?為什麼?

4.現實中,你覺得三年級學生的「分享」行為大多為哪一種?請提出生活中的經驗說明。

5.「分享」只有「你對我好,我才會對你好」這種情況嗎?為什麼?

6.你有沒有遇見過「分享」是無條件的?這種無條件的分享,分享人的想法到底是什麼?為什麼他要這麼做?這跟耶穌的「分享」有一樣嗎?

7.請說說你曾經做過哪種「分享」?或你知道別人曾經分享的故事。

8.有條件分享?無條件分享?對分享者來說哪一種比較難?為什麼?

9.談談你或家人曾經被分享的反應及心情?

10.現在你清楚「分享」的真正定義了嗎?要分享前,你會告訴自己,到底是哪一種嗎?為什麼?

如果沒有和學生針對上述問題討論,這課等於沒有讀懂。

※6—9四題可以是回家功課,請學生訪問家人、鄰居或朋友。

三、 創意寫作教學:

●第一種:

(一)教學思考:為什麼要分享?為什麼有些人就是不肯分享?這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?一個人在什麼樣的狀況之下,願意開始分享呢?這樣的思考不僅釐清了自己的想法,也能慢慢揣摩他人的思維,更重要的是免於「分享暴力」,不再一味指責他人為什麼不分享。

(二)寫作題目:小朋友給大巨人的一封「說服」信(卡片)

(三)寫作綱要:

1.問候—給大巨人問候並且讚美他的花園

2.同理心—找出五個大巨人可能不開放花園的原因(例如:很吵、亂丟垃圾、破壞環境…)

3.解決問題--針對上題,找到解決方法並保證不會發生。

4.創造利多—找出五個「分享」花園對大巨人能產生的好處。

5.結語--畫一張美麗又特殊的卡片,用最禮貌的口吻寫下對巨人的祝福和自己的姓名。

●第二種:

(一)教學思考:人人都有可能是分享者或被分享者,同理心與角色扮演相對重要,在這裡也讓學生站在巨人的觀點看事情,讓學生更理解兩種身分的思維有何不同。

(二)寫作題目:大巨人的花園PARTY(小書製作)

(三)寫作綱要:

1.大巨人自我介紹—外型、特徵、喜好、專長、個性

2.巨人的道歉--提到為什麼不喜歡分享,把小朋友趕跑的原因

3.巨人的領悟—提到沒有笑聲的花園,自己的痛苦

4.巨人的感謝--為小朋友設計的花園還有舉辦的歡樂PARTY

5.大巨人誠摯的邀請—請小朋友呼朋擁伴一起來狂歡

●第三種:

(一) 寫作思考:讓學生透過故事結構與內涵,也來仿作一篇同類故事,不僅可以將其經驗化作故事,還能誘發其想像力來創作,這麼一來,學到的故事基模就派上用場,下回對故事結構及內涵的掌握,絕對更加快速精準。

(二)寫作題目:「分享」故事大集合

(三)寫作綱要:

1.請找出這篇故事寫作手法

※人物刻畫—擁有很多人沒有的寶物或珍貴的東西 (文章第一段) ※拒絕分享的事件—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→主角的反應→主角更加保護自己的寶貝(第二、三段) ※拒絕分享後得到不好的後果—事件過程和反應 (第四段) ※不經意發現分享的好處—事件過程和反應(第五段) ※分享後得到的領悟及好處(第六、七段)

2.仿作一篇「分享」的故事,先填好寫作學習單表格,再開始正式寫故事。

●課文: 十一、巨人的花園ˉˉˉ原著:王爾德 從前,有一個巨人,他擁有一座大花園。園裡花草盛開,小鳥在樹上唱著美妙的歌。有一天,巨人出遠門去拜訪朋友。附近的孩子就趁著巨人不在家時,溜進花園裡遊玩。

  巨人回來以後,發現小朋友在花園玩得很開心,他生氣的大叫:「花園是我的!你們怎麼可以擅自進來呢?」於是,他築起了一道高高的牆,把花園圍起來。 孩子們望著高高的圍牆,心裡想:「美麗的花園為什麼被圍起來了呢?」他們進不去,只好失望的走了。

  冬天來了,園裡的花謝了,小鳥也飛走了。花園裡少了孩子的笑聲,冬天顯得特別漫長。等到第二年春天,花園裡還是冷冷清清的。巨人天天盼著花園裡乾枯的樹枝,趕快長出新芽,美麗的花兒快快開放。 一天早晨,巨人發現圍牆上有個小洞,而孩子們正一個個從洞口鑽進花園。他們走過的地方,草綠了!跑過的地方,花開了!跳過的地方,小鳥飛來了!花園又熱鬧起來了。

  巨人這才恍然大悟,他說:「我是多麼自私,多麼愚笨哪!沒有孩子們的笑聲,花園裡還有什麼快樂呢?」於是,巨人決定把圍牆拆掉,讓孩子們可以自由自在的進來玩耍。孩子們來到巨人身邊,他們圍著巨人唱著、跳著,高興極了!   這時百花盛開,鳥語花香,春天隨著孩子們的笑聲,又回到花園裡來了。